著力擴大高水平金融制度型開放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23-06-09 09:19
(原標題:評論丨著力擴大高水平金融制度型開放)

韓永輝(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日前,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正式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定為“全球金融開放與合作:引導經濟復蘇的新動力”。近年中國金融實力大幅提升,金融市場格局日趨完善,資源配置功能持續增強,市場化改革蹄疾步穩,金融開放樞紐門戶地位更加凸出。面對近期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以及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等嚴峻挑戰,著力擴大高水平金融制度型開放成為推動我國加強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金融合作、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金融穩定的重要舉措。

當前,我國金融制度型開放相關法律不斷完善,利好政策有序推出,為吸引外資來華、高水平實現金融制度型開放奠定了基礎。在外資進入規則方面,我國大幅放寬金融服務業市場準入,完全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在營商環境方面,我國在企業征信、評級、支付等領域給予外資機構國民待遇,放寬對外資機構在資產規模、經營年限等股東資質方面的要求,大幅擴大外資機構業務范圍。在金融市場開放方面,不斷優化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穩步擴大滬深港通投資標的范圍,先后將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科創板股票、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等納入互聯互通,形成涵蓋股票、債券、衍生品及外匯市場的多渠道、多層次開放格局。在機構平臺建設方面,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更高能級,金融總量大幅躍升,金融開放樞紐門戶地位更加凸顯。

在我國著力擴大高水平金融制度型開放的背景下,我國金融業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應采取堅持擴大開放與維護金融安全并重、堅持金融體系優化與開放協調推進以及堅持金融對外開放不動搖三方面戰略。

一是堅持擴大開放與維護金融安全并重。不斷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防控風險能力和管理能力。在防控風險方面,繼續建立健全“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堅持服務實體經濟與防范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并重,防范短期投機性資本大進大出,充分調動各方主動化險積極性,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在金融監管方面,堅決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厘清責任邊界,拉緊責任鏈條,加強綜合治理,完善多主體參與、多領域協作、多層次貫通的責任體系。加強跨境監管和處置合作,降低跨境監管套利和風險跨境傳染,堅決維護好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進一步推動形成金融制度性、系統性高水平開放新格局。

二是堅持金融體系優化與開放協調推進。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持續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引導金融機構牢固樹立正確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強化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完善管理流程,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以自身機構改革為契機,切實轉變職能、提升效能、改進作風,用鐵肩膀挑起監管重擔。持續優化制度供給,與時俱進完善審慎監管規則。

三是堅持金融對外開放不動搖。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在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養老健康、資產管理等領域,吸引經營穩健、資質優良的外資機構來華展業,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各類業務試點。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不斷提升金融業制度型開放水平。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建設,進一步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升金融市場投資信心,加強政策協調和監管協作,共同促進全球金融穩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張辰煒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陸躍玲)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一个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高清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