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產節約雙管齊下 中國糧食安全有保障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譚浩俊2020-11-05 08:30

“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周年畝產突破3000斤的目標,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我們的遠期目標是雜交水稻一季稻畝產達到2400斤,雙季稻達到4000斤?!薄半s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1月3日在長沙表示。

袁院士所指的突破畝產3000斤目標,是指在衡南雙季晚稻試驗示范基地現場測產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平均畝產達到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達到1530.76公斤,比此前的產量增產了100多公斤。按照全國2億5000萬畝雜交稻面積測算,新增產量相當于糧食大省——湖南省半年的糧食產量,成效十分明顯。如果袁院士的下一個目標能夠如期實現,那對中國糧食安全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眾所周知,由于疫情的暴發,隨著相關國家采取停止或減少糧食出口措施,有關糧食安全的話題,也再一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特別是普通居民,對糧食安全產生了一定擔憂。作為糧食進口大國的中國,有這樣的擔憂,是很正常的。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廣大居民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呢,顯然,需要從增產與節約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強糧食供應的穩定性,確保糧食供應不出現問題;另一方面,有效提高糧食的利用效率,減少糧食的浪費與損失。

近年來,中央一再號召,要厲行節約,要反對浪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還專門印發了《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杜絕公務活動用餐浪費、推進單位食堂節儉用餐等,并提出了推行“光盤行動”的要求。特別是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又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

按照中央要求,各地也迅速行動起來,全方位地開展節約糧食、節約各種食品的行動,從政府機關到學校,從企業到家庭,從城市到農村,都采取了一系列節約糧食的措施,并取得了明顯成效,浪費糧食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事實也是,早在201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家糧食局發布的數據就顯示,中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中有35%被浪費,其中餐桌外的浪費就高達700億斤,接近我國糧食總產量的6%。如果能夠把這些浪費的糧食全部利用起來,不再浪費,那么,對于中國的糧食安全將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如果我國的糧食生產在連續豐收的情況下,能夠通過不斷地提高科技含量,不斷地提高糧食產量,特別是袁隆平院士等農業科學家能夠培育出產量更高、質量更好、生長能力更強的雜交水稻或其他品種糧食,有效穩產增產,那么,中國的糧食安全將更有保障,中國在糧食進口問題上的矛盾也能大大緩解。

要知道,糧食問題并不是中國的特有問題,而是全球性問題,也是全球性難題。一方面,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供的數據,全球還有1/9的人口吃不飽飯,餓著肚子,糧食供應嚴重不足的國家和地區也有不少;另一方面,糧食浪費現象也十分嚴重,同樣是來自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全球每年約有13億噸糧食被浪費。只要能夠少浪費30%,就有可能解決吃不飽飯人群的吃飯問題。因此,確保糧食生產穩產增產,大力節約糧食,不僅是對中國自己的貢獻,也是對世界的貢獻。如果中國能夠少進口一些糧食,就能夠為貧困國家和地區提供更多的糧食。如果有一天,中國能夠大量出口糧食,對世界糧食安全的貢獻也會越來越大。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在保證糧食產量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穩定有序的情況下,加強對耕地的保護,確保糧食生產的基礎能夠穩定可靠,確保糧食生活的面積能夠始終穩定,并逐步增加,那么,中國的糧食安全條件也會越來越好,糧食自給能力越來越強,對世界的貢獻也會越來越大。

責任編輯: 柯眉美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一个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高清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