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面臨洗牌
來源:經濟日報2023-06-15 09:11

一邊是產能過剩,一邊還在瘋狂擴產,看似矛盾的場面正在光伏行業上演。近段時間,光伏龍頭企業再度拉開擴產的“閘門”。短短半個月,先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宣布加大光伏一體化產能建設力度,后有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斥資超百億元擴產。數據顯示,過去18年國內光伏企業建設了380吉瓦左右的全產業鏈項目,而最近18個月,行業又新建了超過380吉瓦的全產業鏈項目。光伏擴產潮引發了人們對行業產能過剩的擔憂。

“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光伏產業進入超級成長期,行業景氣程度倍增。然而再寬敞的賽道也容不下短時間超大車流的涌入,不管成長故事多么精彩,行業都逃不過周期規律,階段性產能過剩的局面隨時可能發生。

去年以來,與產能擴張一路隨行的是光伏企業股價一路下行,產能過剩、低價競爭的陰云一直籠罩在行業上空。對于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我們有過切膚之痛。2008年至2012年期間,光伏產業一度高歌猛進,全國有300多個城市上馬光伏項目。光伏企業爭相擴張,導致產能嚴重過剩。此后幾年時間內,超過300家光伏企業倒閉,整個行業一片狼藉,一些地方投資也打了水漂。

從2012年的“歐美雙反”到2018年的“531新政”,光伏行業的成長曲線從來不是一路向上沒有波折。此輪擴產潮后,注定也會有大量企業被淘汰出局。有龍頭光伏企業的創始人認為,“在這個過程中,財務脆弱的、技術不夠領先的、早期品牌通道不夠完善的企業可能會首先受到傷害,能否在洗牌過程中活下來是存疑的”。

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頭部企業已經展開積極應對。有的企業選擇通過打通高純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等上下游環節,優化自身產能布局和配比,提高一體化產業鏈競爭優勢,提升盈利能力。有的企業推動業務多元化布局,在氫能、儲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等領域拓展新空間。還有的企業加大海外設廠力度,提升全球化運營能力。

產業過熱,既要保持足夠警惕,也不必過于悲觀。市場火熱的時候多用顯微鏡,市場悲觀的時候多用望遠鏡,時刻保持獨立思考才是關鍵。應該看到,這次行業擴產潮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需求端,在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背景下,光伏行業的市場規模巨大,行業景氣度和需求確定性也更高。還應看到,自由競爭條件下,隨著市場周期波動,制造業產能階段性過剩很難避免。為持續贏得市場,企業新建產能必定要領先于行業并迅速推進,快速鎖住技術、成本優勢,在一定時間內獲得經濟收益。擴產也是頭部企業為落后產能淘汰出清后的市場進行的卡位布局。

大浪淘沙始見金。從光伏行業過去20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由于光伏技術和產品迭代迅速,光伏行業的建成和規劃在建產能,長期處于遠超市場需求的過剩狀態,但先進產能則常常顯得不足。其間,每一次產業調整都是一次優勝劣汰的市場洗禮,正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一輪又一輪行業洗牌倒逼企業不斷創新、技術進步,最終使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激烈的市場競爭無疑有利于鍛造更優質的企業和產業。

面對潛在的產能過剩和周期變換,光伏企業在緊抓機遇的同時,一定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用組織的確定性對抗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打造過剩狀態下的競爭力,形成穿越周期的能力。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擴張的同時多想想市場能不能跟得上產能,做到有序擴產。大力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兼并重組、優化存量來實現企業規模的擴張,并以穩健的財務和風險控制來為企業保駕護航。此外,光伏龍頭企業也有責任維護光伏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根據“雙碳”目標合理參與光伏產業,并通過戰略聯盟、簽訂長單、技術合作、互相參股等方式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避免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

光伏賽跑的終局在創新。光伏技術研究的目的是以最少成本實現最佳性能,光伏發電技術誕生以來,依靠技術創新,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不斷提升,光伏也成為過去10多年成本下降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徹底擺脫了補貼依賴。我們期待光伏行業能再次迎來一次真正的技術突破和產業革命,進而推動人類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一个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高清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