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更要增信,讓經濟梅開二度
來源:第一財經2023-06-14 08:47

降息旨在為經濟減壓,通過降低市場融資成本,改善預期及盤活存量資產、推進三部門資產負債表修復等。

6月1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90%,比之前的2.00%降10個基點,這是10個月來首次。逆回購OMO利率是央行的短期政策利率,接下來15日的MLF和20日的LPR是否會降,市場充滿期待。

這次降息在情理之中,5月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0.2%、PPI同比下降4.6%)支持央行降息;上周國內主要商業銀行調降存款利率,已使得投資者對央行降息有了準備;同時,本次降息迎應了最近短期市場利率偏弱走勢,反映市場短期流動性相對合理寬裕。從政策邏輯和基于利率走廊的政策利率傳導機制等看,遵循先短期后中長期的軌跡。

市場對降息的反應是即時的。13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創下去年9月以來新低,滬深股指反彈收紅;同時,人民幣在岸、離岸盤中分別跌破7.16、7.17關口等。

金融支持實體、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等,是目前貨幣政策基調。當下降息旨在為經濟減壓,通過降低市場融資成本,改善預期及盤活存量資產、推進三部門資產負債表修復等。

但是,這種雪中送炭式貨幣政策支持,對經濟減壓支持也面臨選擇困惑,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降息空間問題。目前美聯儲加息周期還沒完全結束,這意味著中美利差倒掛問題將持續較長時間,這對人民幣匯率構成明顯壓力,即基于利率平價,人民幣匯率走弱或將不是一個短期形象;而且在美聯儲維持高基準利率環境下,繼續降息將拉寬中美利差,加大人民幣匯率的壓力,并加劇中國跨境的美元流動性風險。

另一方面,政策抉擇困惑。其深層原因是國內外經濟周期的偏離,及中國+N國際供應鏈的重構等。有必要通過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促進經濟內循環周期的同時,降低政策對經濟外循環的過度沖擊。這需向企業傳導一個明確信號,即貿易條件的改善需一段時間,貿易部門要做好相應準備,如目前貿易條件的一個重要癥結是美元荒正加大貿易部門的成本,這也引發另外一個政策選擇困惑,即保匯率與保外匯儲備的選擇問題,就目前而言需傾向于保外匯儲備以應對美元荒。

此外,貨幣政策效用問題。降息等更多是降低經濟運行的財務成本或貨幣成本,屬經濟減壓手段,而要提高經濟復蘇質量和持續性,經濟需要的是增信,以增強市場經營主體的價值創造能力。增信就是重新構建市場的信任機制,以提高市場的行動自由,讓市場主體提供海闊任魚躍的能動場景。

目前最切實有效的增信方式就是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各要素市場的市場化改革,如改革市場準入制度,打破壟斷,讓各種所有制基于統一市場、統一規則進行公平競爭,促進市場的優勝劣汰。

同時,構建和完善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基于負面清單管理原則推進公共服務型政府轉型,以讓市場經營主體在市場競爭中愿意真實顯示自身偏好,盡可能降低市場噪聲,即權力與權利各司其職,經濟才能健康成長。

顯然,經濟復蘇也好,三部門資產負債表修復和盤活存量資產也罷,不僅需貨幣政策的減壓和流動性支持,更需要通過增信提升經濟體系的孳息能力,讓經濟具有造血功能,若缺乏造血功能,再寬松的貨幣政策都會導致債務利息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因為名義利率不可能為負,使得經濟面臨更為難治的困境。

如果說降息等是為經濟減壓并疏通筋骨,那么通過體恤民意的深化改革開放等為市場重構信任體系,激活經濟內生動力才是經濟梅開二度的治本之策,唯有市場經營主體的合理訴求,都能在法律上得到護航,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加以滿足,經濟重生將會響徹云霄。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一个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高清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