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買銀行股”的偏見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陳嘉禾2023-06-10 04:00

  陳錦興/制圖

陳嘉禾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能買銀行股”成為不少A股投資者的信條。對銀行股的偏見持續時間之長、程度之深,在投資歷史上都不多見。這里,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銀行股究竟能不能買。

不能買的理由站不住腳

A股市場對于銀行股的偏見,最早從2010年開始。當時不少投資者認為,銀行的報表不透明、壞賬率不真實,所以不能買。

在十幾年前,這些難以證偽的邏輯(畢竟我們沒法分析一家總資產規模達幾十萬億元的銀行的每筆貸款)聽起來頗有一些道理。不過,如果一個嚇人的鬼故事,持續了十幾年還沒有成為現實,那么我們就有理由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就像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一直有人質疑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可持續一樣。

以中國銀行(601988)為例,這家以“中國”冠名的銀行,在2010年~2022年的12個財年里,凈資產回報率(ROE)的平均值為12.9%,最高值為2011年的17.2%,最低值為2022年的9.4%。

雖然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銀行業普遍的去杠桿(期間所有者權益和總資產的比例從2010年的6.5%上升到了2022年的8.9%),以上ROE的數字有所下行,但是很明顯,如此穩健的ROE和不能買銀行股的邏輯之間,有著巨大的矛盾。

而且,去杠桿過程雖然會造成ROE下降,但是對銀行的資產質量穩健性卻十分有益。更何況,在銀行業里,中國銀行的ROE還屬于相對偏低的。

后來,又有一些投資者把對銀行的質疑,從短期經營風險的角度,直接上升到了對行業本身的質疑上。這種理論認為,銀行業依靠高杠桿運營,而只要是高杠桿運營的企業都不能買,因為沒有辦法控制企業運營的風險。

按照這個邏輯,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了幾百年的銀行業,就永遠不能投資了,因為銀行的運營一直是使用高杠桿的。

姑且不論歷史上銀行股給投資者、經營者和從業者帶來過多少利潤,在A股市場,銀行也給投資者帶來了不錯的回報。只要我們把時間線拉得更長,而不是只看充滿了不能買銀行股邏輯的2010年~2023年。

以平安銀行(000001)為例,這家銀行原名深圳發展銀行,成立于1987年12月22日,1991年4月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從上市日到2023年6月8日,在32年的時間里,這家銀行的股票價格變成了原來的28.2倍,CAGR(年均復合增速)為10.9%。

如果單看從1991年上市到2009年12月31日這個階段,平安銀行的股票價格變成了原來的17.9倍,CAGR達到16.6%。

要知道,從1991年~2009年,中國銀行業經歷了一段極為動蕩的陣痛期。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銀行業爆出了巨大的壞賬,壞賬率一度高達百分之幾十,后來不得不設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解決了壞賬問題。

即使在這樣動蕩的時期,銀行業的股票都保持了16.6%的CAGR。對于今天認為不能買銀行股的投資者來說,是不是有點意外?

資本市場的偏見

資本市場為什么在2010年~2023年的十幾年里,一直認為不能買銀行股?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十幾年里銀行的股價表現太差。

以中證銀行指數為例,在2009年底,這個指數的點位為5279點,到了2023年6月8日也只有5931點,十幾年的時間幾乎沒漲。

雖然中證銀行指數沒有包含銀行股的股息,不過考慮到這段時間銀行股的平均股息率大概在5%左右,因此即使加上股息,區間表現也好不到哪里去。

看到這里,有經驗的投資者就會知道,銀行股不能買這個邏輯產生的真正原因,說白了只有一個:這段時間的股價表現太差了。

即使是虛擬貨幣,這種毫無實際價值,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比郁金香球莖還虛無縹緲的虛擬投資標的,只要價格漲得多,大家都會覺得它有投資價值。

在2000年,人們會說房地產值得投資,將來有一個大牛市嗎?到了2020年,人們會說房地產不值得買嗎?在2014年7月,有多少人覺得股票值得投資?在2015年6月,又有多少人覺得股票有風險?

其實,在資本市場上按下買入賣出按鈕的人,和在資本市場上發出聲音,討論和分析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同一批人。絕大多數人不會一邊買一邊談風險,或者一邊賣一邊談機會。這正所謂“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語出《莊子·德充符》,意思就是人們總是為自己的過錯文過飾非,覺得自己失敗無非是倒霉而已,很少有人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所在。)

剔除銀行的量化誤區

伴隨著十幾年的股價疲軟,對銀行股的偏見,在資本市場上愈演愈烈。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出現在一些量化投資策略中。

因為銀行的股價低迷,不少量化投資策略干脆在選擇股票時,直接加入了一條限制“銀行業股票不投”,或者“金融業股票不投”。而這正犯下了量化投資策略的大忌:用現有的邏輯,為分析歷史數據的檢測模型,設計先決條件。

這些量化策略會給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這些都是高杠桿行業等,沒人愿意承認自己是因為銀行的股價表現太差所以把它們剔除在外,否則就沒法跑出好的量化歸因結果了。但是,背后真正的原因,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高杠桿的行業不考慮,那么為什么量化策略不直接剔除所有高杠桿公司,而只剔除金融業或者銀行業?

如果“金融業不投”的投資限制是明智的行業選擇,那么在銀行股價還不錯的時期(2009年之前),為什么很少見到這些限制?那時候沒有多少量化策略,但是在當時的主動投資策略里,幾乎沒見過有多少人會提出不投金融業、銀行業。

中國銀行業值得投資

《孫子兵法》曾說:“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彪m然“不能買銀行股”是一種偏見,但看不到銀行的任何風險,也是不客觀的。

有200多年歷史的巴林銀行在1995年倒閉,花旗銀行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在短短兩年里從50美元下跌到最低不足1美元,包商銀行在2021年被法院裁定破產,硅谷銀行在2023年突然破產,這些都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銀行業風險。

但是,站在2023年的時點上,中國銀行業沒有以上案例中出現的風險。

在國家信用保障、較低的杠桿率、對衍生品的全面禁止、信用體系逐步建設、國家經濟穩步發展等各項因素推動下,中國銀行業反而具備一些前述風險案例中沒有出現的優勢。

試想一下,如果有對國際投資的嚴格限制,巴林銀行就不會垮臺;如果有對衍生品的控制,花旗的股價就不會暴跌;如果包商銀行不是一家總資產只有幾千億元的小銀行,它就不會成為如此另類的特例;如果硅谷銀行有強大的國家信用支持,它就不會瞬間陷入流動性陷阱。

資本市場之所以會罔顧中國銀行業的健康態勢,出現不能買銀行股的流行邏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銀行股的股價在十幾年里表現太差。君若不信,且立此存照,等將來銀行股價回暖以后,再看那時的市場輿論如何?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一个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高清直播